初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和他们相处,考验的是不是智商,而是父母的情绪管理。
有时,面对孩子的顶嘴,我也会变成那个易燃易爆的炸药包,直到我摸索到一个简单的诀窍,能让我不再生气。
这个诀窍,不是靠忍,而是靠转。
01
昨天和初二的女儿一起并排走,突然发现,她的个头已经要超过我了!
我一阵恍惚,好像还是那个蹒跚学步的小人,张开双臂扑向我,转眼间就成了眼前这个亭亭玉立的青少年。
她正以我追不上的速度,奔向属于她的广阔世界。
心里默默算了算,到18岁上大学,我们朝夕相处的日子,满打满算也就还有不到5年。
5年,听起来不短,可回头看看过去的十多年,也是一晃而过。
接下来这5年,将是能全身心陪伴孩子的5年。
想到时间这么短,就不忍心生气了。
展开剩余79%02
孩子从小到大的几个阶段,像是父母一步步退出的过程。
幼儿园时,爸爸妈妈是她的全世界。
饿了找妈妈,困了找妈妈,摔倒了更是哭着喊妈妈。
她的世界那么小,小到装不下别人,只有爸爸妈妈。
上了小学,我们还是孩子的中心。
每天放学,人还没进门,声音就先到了:“妈妈,我今天得了小红花!”“妈妈,老师表扬我啦!”
晚上陪她写作业,周末带她去公园,那时,我是她探索世界的向导,是她最安全的大本营。
现在上中学了,物理距离没变,心理距离却悄悄拉大了,这是成长的必然。
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也有自己的小秘密。
我们的沟通,从她追着我们问十万个为什么,变成了斟酌着开口的“今天在学校怎么样”;从无话不谈,变成了有时相顾无言。
那扇偶尔关上的门,不是拒绝,而是一个正在建立的新世界。
03
说实话,青春期的孩子真的不太好相处。
她变得敏感,有自己的主见,像只警惕的小兽。
但我们忘了,我们或许是第一次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而她,也是第一次经历如此汹涌的成长。
我意识到,这个阶段,珍惜不是紧紧抓住,而是换个方式爱她。
陪伴而不是仅仅是在场
不再是心不在焉地坐在她身边刷手机,而是真正放下一切,专心听她讲学校的趣事,哪怕她说得颠三倒四。
记得好几次我陪孩子去逛她喜欢的杂物店,她进去看她喜欢的东西,我不太感兴趣,就在门口等着,顺便看看手机。
出来后孩子说,她想要妈妈和她一起认真地逛,像姐妹一样看商品,时不时讨论几句。
我才意识到,她要的是陪伴而不仅仅是在场。
当她偶尔愿意开口时,努力做那个倾听者,而不是裁判官。
创造共同记忆
一起去吃她最爱的甜品,或者去看一场喜欢的电影,一起看一本书讨论情节。
这些时光,比整天待在一起却各自忙碌要珍贵得多。
多倾听,少说教
她抱怨作业多,不再立刻讲大道理,而是理解她确实辛苦。
她分享和朋友的矛盾,不急于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先理解她的感受。
坦诚地说,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心里会充满矛盾。
我们会累,会焦虑,会在她顶嘴时忍不住发脾气。
但每次冷静下来,我都会想,其实不是她在独自成长,而是我们在一起成长。
她在学习如何成为独立的大人,我们在学习如何成为得体的父母。
结语
这场亲子关系,是我们共同的修行。
好好珍惜这最后同行的5年,珍惜这段共同成长的岁月。
然后,得体地放手,目送着她的背影融入人海,走向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发布于:北京市卓信宝-武汉配资网-炒股杠杆软件-股票配资平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