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以来,俄乌冲突的硝烟从未真正散去,而俄军在第聂伯河的强渡成功,却像一颗重磅炸弹,炸开了全球关注的目光。
毕竟这可能是可能改写地缘政治版图的关键一仗,如果这一仗彻底打赢后,普京的影响力可能不仅限于东欧,甚至会被一些人视为全球舞台上的“世界领袖”。
那么,俄罗斯会成功吗?而乌克兰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强渡第聂伯河
第聂伯河作为横贯乌克兰全境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宽阔水域构成了分隔乌东乌西的天然屏障,而赫尔松地区的河道更是扼守着通往黑海的咽喉。
2025年7月初,俄军突然在多处河段实施强渡作战,成功在西岸建立桥头堡,而这也是俄乌开战以来最具战略意义的突破之一。
要知道,控制河西岸就意味着俄军扼住了乌克兰的命脉,毕竟赫尔松地区作为南部枢纽,不仅是“欧洲粮仓”的核心产区,更是通往黑海的战略通道,所以俄军在此站稳脚跟,等于同时掐断了乌克兰的经济血管与军事动脉。
不过在此场战争中,普京利用高速冲锋舟集群实现快速强渡,在乌军防线薄弱处实现突破,而且在关键时刻,还令乌军电子干扰系统“意外失灵”,通信中断导致指挥瘫痪,就连第98空降师建立桥头堡后,仅数小时即向纵深推进15公里。
而且一架伊朗制造的“天竺葵”自杀式无人机成本仅1-3万美元,而乌军发射一枚爱国者防空导弹却需耗费300万美元,当俄军以百架为单位释放无人机群时,乌军的每一次拦截都在加速自身财政崩溃。
毕竟这种“不对称成本打法”,也在7月的空袭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俄军先以无人机消耗乌防空力量,待其弹药告罄,再发射高超音速导弹打击要害目标。
特别是最新升级的无人机,甚至在俯冲时加装了类似二战斯图卡轰炸机的“耶利哥号角”,刺耳的呼啸声进一步摧残着守军心理防线。
更为致命的是,控制赫尔松即掌控乌克兰粮仓与黑海通道,使俄掌握黑海主导权,而且还成功打破西方制裁下的经济困局,以军事胜利提振国民士气,更是在这场战争中,成功突破西方围堵,重绘欧亚权力版图。
就连奥地利国防学院的马库斯·雷斯纳上校,也对此评价道:“一旦实现这些目标,普京将被视为世界领袖。”
而且强渡成功的捷报传至克里姆林宫之际,正值普京掌权25周年的历史性节点,这位72岁的领导人,也罕见地在纪录片中谈及接班人问题,强调继任者“必须赢得人民信任”。
从民众泄密到高层出逃
但是反观乌军,虽然在巴赫穆特等地展现顽强抵抗力,但持续三年的消耗战,早已让基辅政权面临资源枯竭,而且面临兵员短缺、装备损耗、民众厌战情绪蔓延,与西方援助的迟缓形成致命组合。
当俄军工程兵开始架设浮桥保障重型装备渡河时,乌军发起的反击因电子战设备失灵而屡屡受挫。
而且泽连斯基政府还被迫扩大征兵范围,目前乌克兰现役女兵已达8万人,其中2.5万人部署在战斗一线,但这项政策特在大城市青年中引发强烈抵触,逃避兵役现象如野火般蔓延。
就连高层内部也同样出现了瓦解迹象,总统办公厅主任叶尔马克与国防部情报局长布达诺夫派系对立公开化,而副总理切尔尼绍夫赴欧访问后滞留不归,更是有地方官员被曝至少15人通过伪造医疗证明逃避征召。
可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俄军却悄然集结11万兵力,这也是三年来最大的野战兵团集结,从而预示着一场决定性战役即将爆发。
更引人注目的是,朝鲜据称将派遣3万名“精英士兵”支援俄军,目前正从各部队秘密遴选人员,与此同时,普京也在2025年初宣布“实现特别军事行动所有既定目标”为年度首要任务。
面对俄军在各条战线加速推进下,乌克兰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局面,那就是西方支援陷入尴尬境地,特朗普政府仅批准援助10枚爱国者导弹,就连北约峰会也再次拒绝乌克兰加入申请,可以说西方希望乌克兰继续战斗,却不愿承担共同责任。
卓信宝-武汉配资网-炒股杠杆软件-股票配资平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